野草滩,火红岁月 油画 陈树中
云上的日子 油画 罗晓航
在新时期中国美术史的发展中, 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艺术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长久以来,川美油画秉持 ”包容、 自由、提倡自我”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法和教学制度,强调艺术创作实践的多元化:那么,如何将我院“四川画派”的学术传统传承下去。如何:将油画艺术教学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联系起来,怎样提高学生油画创作水平,保持其学术地位,引导学生排除各种社会干扰,踏踏实实地研究学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感等,都使川美油画艺术的教学改革显得那么重要和紧迫。
李强(以下简称“李”) 其实我觉得我们在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好,或采取一些措施也好,都是根据四川美院的一个宗旨来进行的,四川美院对于艺术教育希望达到“以创作带动教学”这样一个目的。所以呢我们就在每一次的课程结束的时候呢,全系的老师就会集中一次,大家聚在一块,在集体看过了每一次的教学检查以后,集思广义,对每一次的课程提出一些意见或是建议,最终提出自己一些创新的想法,就是怎么样能使课程上得更好,能使学生更能接受。所以说,在这一点上呢,油画系做的最大的举措就是增加创作课的容量,我们削减了一些曾经重复累赘的一些基础课,但是仍然保留了一些最基本的对于技巧的训练、基础的学习的这种课程,然后把这课程改变成了创作课, 因为以前油画系是实行工作室制,工作室制呢就有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算三工作室.第三工作室为主的工作是进行一些综合视觉等创新的课程,在这些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三工作室就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它能够达到一个与当代艺术发展线索比较与时俱进的这么一个结果,所以油画系决定推广这种工作室的教育方式,把工作室制改成了课程制,推广到全系,让大家,就是让那些油画工作室的人都能接触到那些以前不能接触到的三工作室的比如说装置课、材料课等等,他们也能够在新的领域进行一些探索,我们就把这个课程从一年级到四三级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创作课,从一年级的构图,然后到素描与创作,然后到方案与创作,还增加了影像创作。到最后的个人创作综述,整个这个过程呢.让学生从一个由浅到深去切入创作这么一个过程,由于学生一年级进来的话,他会觉得我是在学习基础的这么一个阶段,他就会觉得接触创作是一个很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我们要解除学生的这种顾虑,要让他们从最开始,就要训练他们以一个艺术家的心态去进行一些艺弋创造,所以就从构图课等很浅显的一些课程。他们慢慢的深入,再到素描与创作啊,由一些比较简单的方法入手,从接受、观看物体,这种思维形象化的这么一个最初的过程来切入创作,特刽注意的就是在这些方面使学生对于创作来说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最终能够完全独立的亏驾驭一个作品.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一个目的。这个也为他们今后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具有全面素质的成熟艺术家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也是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对学三考虑的一个措施吧。
无题 油画 杨劲松(上)
后花园记 油画 王朝刚(下)
无题 油画 王永咸(上)
Nothing 丙烯 郑力(下)
宁佳(以下简称”宁”)那我说一下吧,我是06年到油画系来的,我本身是学美术学专业的。其实看起来油画系应该进一些油画专业的老师,特别是我们系怎么会进一个做理论的老师呢?这和我们系.包括我们学校一个战略性的眼二还是有关系的,我介绍一个比较重要的背景。06年我们开始筹划那个教学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三呢, 由熊莉钧老师提议,和我们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成立了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学术平台,叫做油画艺术教育,当代艺术教育文献库,然后三称是cAEA,那么这个文献库作为今天我们油画系最重要的一个学术平台。它主要是负责我们油画系的一个学术活动,其中具体包括学生展览、教师展览。包括一些对外的交流性展览, 以及学术讲座等等,一系列的有关于我们今天油画系来把教学成果,转换为社会大众,以及和这个社会产生关系的桥梁,那么我现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这个文献库的一些相关的一些活动的一些主持,那么我们中间还有今天没有到场的朱海老师.以及熊莉钧老师都是我们文献库的主要的负责人,那么有了这个平台.其实我们的目的就是希望将教学和我们系科的学术细分)气氛,其实这个也是我们和教学的主要的一个战略性的一个思想相关联,我们今天发现,特别是近几年来,就是由于当代艺术的发展,学术活动的不断的繁荣,作为一个教学单位,光靠老师的力量和学生的力量对应到今天的当代艺术的现状,那么为了使这个当代艺术。我们的教学和当代艺术今天的发展现;犬,或者说今天艺术发展的规律相契合,我们有了这样的一个概念和这样一个想法,从实际上来,就包括刚才熊老师提到的。我们对创作课的改革都基于这样一个大的理论和背景下产生的,那么实际上,对我们今天,大家都能看到我们川美油画能不断的出新人新作品,那么和这种战略性的眼光或者说我们推行的这个理念是能看得出成效的,另外一个就是说我介绍一个背景就是我们近几年来,不论是教育也好,艺术教育也好,都在谈论一个创造性和创新性.那么实际上对于我们川美来讲,他实际上不是一个口号也不是一个,甚至说不是一个新的口号。其实是我们的一个传统。包括我们今天上午可能采访过一些川美老的一些教授,包括庞老师他们都提到过这个概念.其实我们早从77、78级开始,就是在30、40年前早就有这样一个传统.其实这个创造性和创新性,是我们川美的一个很多年的传统,而不是一个口号,那么今天,川美为什么能够走到今天油画有这么辉煌的一个成果.其实和这个自由开放的一个角度.包括我们罗院长的一个战略性的目光是分不开的,也和我们这个传统是密切相关的。
李:肯定是的肯定有需要的,我们其实自己现在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油画创作, 因为艺术家本来心里想要表达的一些声音,肯定是要通过一些声音来发出来的,本来绘画作品,只单从架上作品来说,它是不会说话的,全凭画面来说话那么实际上有时候画面不一定能百分之百的跟观众众沟通,一定需要一些评论性的文章做一些补充,互为补充吧,我们也考虑到我们油画系的学生也需要有自己的的理论支持。其实不仅是考虑,我们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努力的一个工作。
李:刚才提到一个我们创作课改革,实际二我们在学生创作课二年级上学期,二年级有一门专业课程叫做当代艺术思潮,当代美术思潮这应该是美术学系的专业课,现在是成为我们油画系的必修课。这个因为一般的美院他的公共课会千设这个专业课程,他在这方面的投入就比较小但一旦成为你本专业的一个专业必修课。并且通过老师不断的强化这个概念,告诉他这个是跟你们基础跟你们画素描和跟你们学会透视学会构图是一样重要的一件事情,他们就会把认识上升一个高度,并且我们由本院的学理论的老师来上我们现在也通过文献库也聘请了一些重要批评家,像彭德啊,像鲁虹啊,包括皮力啊等等。这有我们本院的工林老师,这种专业的理论课老师来对他们进行授课,并且这个课业是3周,一个月的时间,相对要比较集中的一个时间。
李:而且我们特别注意学生与这个当代艺术,这个整个社会环境的一个切合,让他们不至于消息很闭塞或者是不了解外界的情况,我们油画系有自己一定的资金,定期会聘请国内著名的批评家或知名的艺术家.来跟我们做讲座,我们差不多一个学期都应该有两到三次,这是最低的频率,——像上个学期经过我统计是11次——。因为,我们老师自己外出考察或者是展览, 然后我们回来,老师自己也整理一些资料, 自己给学生做讲座,都会有的。所以说学生他们的资讯来说,其实是与这个艺术发展的这个场合是同步的。就这样呢他不仅仅通过理论的学习,还有讲座的支撑,不仅仅是自己胡乱的在网上东找找消息,针对性就更强一些。
李:他们都会有一些——他们有些但是都没有纳入专业必修课一的范围.可能是主要一些选修课之类,,或者文化课.因为像以前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也是有中国美术史,或世界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这样的文化课.但是那样的文化课。因为教科的老师他不是画画的老师,或者不是美术学本身专业毕业。那么他可能是一些文字性的,然后我们这种授课方式就是要一定要把作品呈现给学生看.直观的面对作品的方式呢,来了解整个当代艺术整个发展的脉络,所以说,这个共时性就要更明确一些。那你在课堂之时授课的时候,跟学生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因为我们都知道,现在川美的那种包容性啊,开放性啊都在讲.但涉及到真正的课堂上这种,和学生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
其实我们一直在讲,我们今天创作课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提供他们一个选择的机会,包括我们今天做文献库,让他们有更多元的更多的视角来自己进行选择,我们是提供一个土壤而不是给他一个方法,老师是不能教百分之百的方法的,而是可以提供一个选择给你,具体你怎样去做出这个选择,是靠你自己的判断.这个判断,背后有很多需要积累的东西。有你刚才说的比如说理论的支撑。也包括你技术上的支撑、理论上的支撑等等,这是靠你一个培养的,其实我们说的宽泛一点的话, 中国美术教育还是有些误区的,就是他呈现的一些原来的没有改善的一些传统,比如说一定会要教一门技术,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绘画类啊,专业性特别强的一种学科,就一定要强调一种技术性的东西,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的锻炼,我们现在就更多的强调思维的锻炼。
李:比如说我们上课,像毕业创作,我们整个前期的过程给大家看方案,或者有绘画作品的需要看稿子的,然后我们上课的氛围很自由,我们先会给学生讲一些分析一些多媒体讲座这样的方式,看稿子的时候大家就像聊天一样,学生就很自然的。象这一次,上个星期,我们和学生就像我们现在一样坐在草地上,然后一个班的学生围着,然后轮流来,有稿子的人很踊跃的拿出来,这个时候,其实是一个听大家的意见的时侯,其实不是老师一个人,有的时候学生他自发的也会有一些他自己的想法要表达,某一个同学拿出自己的方案来了,其他的同学他也会说,这个方案我觉得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这样的话,学生他特别容易把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说出来,讲出来,然后,艺术这种东西呢,其实就是你能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拿出来和人交流,这个部分他会成为一件作品,所以很多学生感觉很茫然,就是在众多的兴趣中他不知道哪些才是自己最感兴趣的,所以老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根据他的,擅长的方向, 比如说有的同学点于特别多,有的学生就是手上的功夫特别好,然后根据他擅长的方向加以点拨,因材施教。就这么一个过程。
文章发表于《当代美术家》2010第3期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